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回复: 0

荒地变“粮仓”:中国创新技术唤醒“沉睡”盐碱地

[复制链接]

2497

主题

0

回帖

756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565
发表于 2024-9-28 17: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荒地变“粮仓”:中国创新技术唤醒“沉睡”盐碱地

3月15日在位于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王堂南村的龙虎山光伏蔬菜基地拍摄的豆角。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王堂南村曾有不少沙质盐碱撂荒地。如今,昔日的盐碱撂荒地不仅持续产出绿电,还帮助不少当地村民就业增收。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新华社三亚3月21日电(记者陈凯姿、罗江、程潇)“一样的小麦种子,分别种在盐碱地和水肥地上,长出来的粮食哪个更好吃?”育种科研人员郑琪提出这样的假设。
郑琪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在3月16日至20日海南三亚举行的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期间,她自己作了解答:“如果麦种能克服生长条件制约,那么盐碱地长出来的果实可能会更好吃。”
由于生物特性,一些在盐碱地生长的作物,因蛋白质等含量更高,制成的食物风味独特、香味浓郁。然而,盐碱地的盐碱成分高,是绝大多数植物的“禁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全球有8.33亿公顷土地受盐碱化影响。
“中国育种科学家‘死磕’盐碱地,原因是人口众多,耕地紧张。”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艾治勇说,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盐碱地总面积近15亿亩,其中有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是至关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和潜在粮仓。
数十年来,中国科研人员通过耐盐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让许多粮油作物逐渐适应盐碱地环境。杂交、细胞和染色体工程、基因编辑等育种技术的应用,让作物的抗病、耐盐能力得到加强。
2023年6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培育的耐盐抗旱小麦新品种“小偃155”,测算亩产达到411公斤以上。这种小麦品种,不但抗病耐盐,而且蛋白质、锌、铁等含量也很高。
在江苏省射阳县的沿海滩涂,今年将再次种植由该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培育的“盐稻”等耐盐水稻品种,曾经的晒盐场有望成为新的良田。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张超介绍说,截至目前,中国不仅研发了耐盐碱水稻、小麦、大豆以及高粱等粮食作物品种,同时还有耐盐碱油菜、棉花,以及耐盐碱羊草等饲草。
探寻良种的同时,配合育种和种植的盐碱地综合治理也格外重要。
盐分大、植被稀、分布广,重度盐碱地一直是中国土地治理中最难啃的“硬骨头”。10多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学专家李玉义和研究队伍一起,采土样、做检测,甚至尝盐碱,足迹遍布内蒙古、山东、黑龙江等地。他们通过“地下铺设秸秆、地表覆盖地膜”等,将盐碱地转化为可耕种农田。
山东东营市地处黄河口,地下水都是咸海水。如今,通过“减盐排盐”等技术改良土壤,这里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试验田里,耐盐碱大豆每年都获得丰产。
由于长期排水不畅,东北松嫩平原西部形成了大片盐碱化土地,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土集中分布区之一。在吉林省白城和松原等地,人们采用“旱地改水田”的方式,淡化土地表层、改良土壤结构,成功治理了苏打盐碱地,一些区域从不毛之地逐渐变成产粮新“主力”。
“在治理、利用盐碱地方面,中国正在为世界贡献智慧。”艾治勇说。
“我们现在还有不少技术难关需要攻克。”艾治勇认为,在盐碱地上解决了作物生长的问题,还有提高产量的难题。“育种目标始终是瞄准‘提高产量、提升品质’。”

本文由添康护理床https://www.sohu.com/a/812200035_121431523进行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4-12-24 20:56 , Processed in 0.0488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